加入我们 我是员工 English
 
首页 | 学习进行时 | 医院概况 | 党建领航 | 医疗服务 | 教育教学 | 科学研究 | 医院文化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血液内科简介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成立于1999年。2016年5月,全国著名血液病专家邵宗鸿教授担任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院长。2017年9月,聘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主任医师的白洁教授出任血液科行政主任,同年 11 月 23 日血液内科病房正式开科,血液内科开始了复兴之路。血液内科病房位于B座六楼,核定床位29张,其中普通病床19张,层流病床10张。共有医护技人员30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人,医生9人,护士17人,特检研究技术人员4人。

  近2年来,白洁主任率领血液内科团队本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宗旨,着力发展专业优势,打造专业领域的学科影响力。以踏实肯干、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信赖。开展了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化疗,家族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基因筛选,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抗人淋巴细胞球蛋白强化免疫抑制治疗,骨髓纤维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靶向治疗,血友病患者凝血因子替代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采集、红细胞单采术、血小板单采术和血浆置换等多项技术。增设了数张层流罩病床,降低了患者的感染率及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风险,为危重患者的治疗再添一把保护伞。同时,血液科团队还蓄意发挥综合医院优势、重视多学科合作。和兄弟科室合作解决了一些疑难复杂患者的多学科问题。如:与胸外科合作切除胸腺瘤,治愈了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与骨科、泌尿外科合作,对合并血友病患者的手术进行保驾护航;与肾内科对合并肾损伤的浆细胞肿瘤的患者进行筛查和规范化诊治。特别是2018年7月,血液科团队与产科、新生儿科、麻醉科、输血科等共同合作,成功救治了一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伴髓系表达,高危组)、妊娠24周的女患者,并为其实施了剖腹产手术以及桥接后续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婴儿、产妇都健康成长。填补了我院高危白血病产妇成功救治等的多项空白。2019年8月底,一位发热、酱油色尿、皮肤瘀斑10余天,精神异常9天,间断四肢抽搐、昏迷2天的患者,先后辗转多家医院诊治,效果不佳,由120急诊送入我科,经过邵宗鸿教授和白洁主任多次对该患者病情及相关治疗方式进行研讨,确诊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该疾病病情凶险,死亡率高,经过近30天与死神搏斗、与时间赛跑,最终患者意识恢复,转危为安,康复出院,再次创造了一个奇迹。2019年10月25日,噬血细胞综合征中国专家联盟泛津专家协作组,以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为发起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陈兵教授、全国著名血液学专家邵宗鸿教授担任名誉组长,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内科主任白洁教授担任组长。血液内科团队将在不久的将来,携手多家兄弟单位同仁,在提高泛津地区的HLH早期诊断水平的同时,为中国噬血细胞综合征探索出一套适合中国患者的诊疗系统。

  作为医生,邵宗鸿教授和白洁主任总是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周一到周五血液内科都保证有主任医师专家门诊。白洁主任总是最后一个离开门诊,尽可能更高效的为患者解除病痛。血液内科团队全体医师,利用业余时间在好大夫在线网站回答患者的咨询,确保在我院住过的患者在医院、在家均能够得到全方位的医疗管理。白洁主任还在繁忙工作之余,挤出已所剩无几的休息时间,承担天津医科大学的教学工作,默默奉献,辛勤付出,多次获得“优秀教师”称号。

  成功的治疗建立在正确的诊断上,血液内科的背后有一支过硬、敢于创新、勇于奉献的特检队伍。血液内科特检室按照形态学、免疫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血液病MIGM诊断模式,开展了血液病相关的各种检测。其中包括,血涂片分类计数、组化和巨核染色、流式细胞学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FISH、融合基因和一代测序?的检测。同时,和基因公司合作,通过IIIumina平台,开展高通量血液肿瘤基因突变筛查,出凝血疾病基因突变筛查以及具有本中心特色的家族性红细胞增多的基因突变筛查。此外,还发挥我科免疫固定电泳和血清游离轻链的检测技术在全国领先水平的优势,和肾内科对合并肾损伤的浆细胞肿瘤的患者进行筛查和规范化诊治。实验室也会陆续开展新的检测手段,为疾病提供更加全面完整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指导方案。

  在重视临床的同时,血液内科还加强教学科研,每周坚持进行科室科学研究小组会议,每月开展多学科合作的学术活动1~2次,至今已举办20余次。多次邀请迈阿密大学杨逢春教授、许明江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袁卫平教授来我院讲学。多名医务人员参加国内各种学术活动,多名临床医护骨干参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学习班、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主办的Meta分析和临床科研设计管理学习班、赴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短期进修学习。血液内科科研团队以红细胞系统疾病的临床和基础、骨髓增殖性肿瘤造血干祖细胞生物学行为、异常T细胞及造血微环境在骨髓增殖性肿瘤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机制等为主要研究方向。通过在造血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多系分化、调控因子、移植实验动物模型等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了骨髓增殖性肿瘤中造血干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过程中的的缺陷以及ASXL1基因突变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疾病进展中的作用。2年来,以天津医科大学为作者单位共发表论文8篇,其中SCI6篇;包括2019年1月在《Leukemia》(2017年影响因子10.023)杂志上发表题目为“ASXL1 alteration cooperates with JAK2V617F to accelerate myelofibrosis”的文章。白洁教授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2018年10月在《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2017年影响因子13.25)杂志上发表题目为“Chromatin regulator Asxl1 loss and Nf1 haploinsufficiency cooperate to accelerate myeloid malignancy”文章,白洁教授为该论文第一作者。2018年在第60届美国血液学年会(ASH)上,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内科白洁主任在大会现场展示了团队的研究成果。研究全面描述了ASXL1突变髓系肿瘤患者的基因共突变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ASXL1与RAS通路基因的共突变与髓系转化的高风险和较低的总生存相关。2019年在天津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第17次全国血栓与止血学学术会议上,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内科白洁主任研究生张宇卉现场展示了团队的研究成果。研究全面描述了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分析了影响PV患者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建立了PV患者血栓栓塞的预后模型。同年中华医学会第17次全国红细胞疾病学术会议上,张宇卉再次现场展示了团队的研究成果。研究全面分析了PV患者的疾病进展情况,比较PV和正常人的生存情况,建立了PV患者的生存预后模型。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展示也为医院和学校争得了名誉,开创了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

  血液内科的护理队伍是一支年轻、充满活力、平均年龄不足30岁、本科学历占82.4%以上的学习型团队。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在白洁主任的感召下、李新颜护士长的引领下,她们融教学于工作,以工作促提高,培养出具备市级资格证书的糖尿病、静脉治疗专科护士一人,临床教学老师一人,护理质量稳步提升,“血液”专科的护理特色基本形成。

  护理队伍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遵循“病人是家人,病人的安全是我们的责任”的护理服务理念,努力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高效、专业的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实行护士分层级使用和护士管床的责任制整体护理,重点落实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护理查房制度、护理会诊制度、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等;通过质控前移的科室二级质控,以自查自纠为举措,及时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及早杜绝,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安全。

  血液疾病既如“慢”病的慢,又随时兼具外科急症的“急”,故疾病在治疗康复的过程中并非风和日丽,如何教会患者、家属自愿选择健康有效的生活方式,踏出第一步也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她们通过问卷、谈话等调研形式结合季节、流行病学查找突出问题、高频问题,以微信服务号、公休会、宣传栏、自制宣传折页甚至一对一指导等形式,开展患者、家属、护士教育,同时为专科护士提供临床循证护理实践、教学、科研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了专科护士的临床指导作用,体现护士的专业价值。在专科护理方面,结合血液疾病的特性、治疗方案的毒性,科室广泛开展 PICC 置管技术,仅 2019 年前10个月共置入导管 64例,其中Power双腔PICC SOLO管8 例,填补了医大二院该项目的空白,为血液病患者的治疗延续提供重要保障。

  在今后的发展中,这支充满活力的血液内科医护团队,将在“正念同心、精益求精”的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秉持“尊重生命、传承创新、敬业奉献”的精神,以“真正·真诚·真实·真心”的服务理念,努力提高学科建设和临床医疗技术水平,以矫健的步伐、求实创新的精神,不断锐意进取、奋发图强,谱写新的篇章,她们将以崭新的风貌迎接历史发展的大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致力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建设为国内顶尖和国际一流的骨髓增殖性肿瘤/骨髓衰竭性疾病的研究防治中心,为二院的发展助力添彩,为人民健康事业再创辉煌!

  

  

  

  

  

主办: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津ICP备05004084号-4 津教备0114E
地址: 天津市河西区平江道23号
电话: 022-88328832 邮编: 300211
技术支持:北方网